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分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零碳园区。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建议选择条件适宜的工业园区先行示范,推动零碳技术应用。目前全国80%以上工业企业集中在园区,其碳排放占全国31%,是低碳转型的关键。已有20余省份出台政策支持园区低碳改造。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作为典型范例,计划到2025年形成全绿色产业链,预计年减排超亿吨,创造上万亿元绿色产值和数万就业岗位。
零碳园区建设意义重大,可推动能源转型和减污降碳协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相关要求后,各部门积极部署:工信部将零碳工厂和园区列为绿色发展重点;发改委、财政部支持园区设备绿色化升级。多地已将零碳园区纳入规划,如广东、福建等地提出建设目标,重庆计划建17个近零碳园区,海南博鳌示范区减碳达96.2%。
当前零碳园区建设处于初期阶段,面临绿电等现实问题。零碳园区以碳控制为导向,聚焦产业低碳化和清洁能源转型,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近。
园区碳排放管理体系不完善,零碳转型缺乏系统方案和政策细则。中央提出优先发展低耗能新兴产业,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专家指出,零碳园区应选址可再生能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的地区,能源转型是关键。随着新能源占比提升,电网升级需求迫切。政策鼓励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和绿电直供模式,但"隔墙售电"试点推进缓慢。新指导意见探索新能源直连机制,推动绿电供应创新。
绿电直供需平衡多方利益,包括传统能源、新能源和电网成本,需国家电网支持。零碳园区可结合储能技术、虚拟电厂等实现经济、安全与环保的平衡。
零碳园区建设需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应针对不同园区特点制定个性化路径,避免“一刀切"。建议加强数字化管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碳核算准确性。
二是构建“一芯四核"碳核算体系,聚焦产业优势,明确核算目标、范围、清单及权责,精准测算碳排放。三是完善零碳园区标准体系,制定国家标准并推进技术标准应用。四是强化人才培养,开发碳核算课程,开展专业培训,纳入职业体系。五是试点园区分类施策,依据产业特点制定技术路径,分析碳流与减排效益。六是深化国际合作,共建零碳贸易园区,推动碳足迹标准互认。
2. 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之碳电表计量
2.1 概述
AEM96 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是一款主要针对电力系统,工矿企业,公用设施的电能统计、管理需求而设计的智能电能表;针对某些施工现场不允许停电作业的情况,推出AEM96-CT 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方案。AEM96 和 AEM96-CT 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均集成三相电力参数测量及电能计量及考核管理,提供上 24 时、上 31 日以及上 12 月的电能数据统计。具有 31 次分次谐波与总谐波含量检测,带有开关量输入和继电器输出可实现“遥信"和“遥控"功能,并具备报警输出,可广泛应用于多种控制系统,SCADA 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中。两款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GB/T 17215.321-2021《电测量设备(交流) 特殊要求第 21 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A 级、B 级、C 级、D级和 E 级)》和协议 MODBUS-RTU 的要求。
2.2 命名规则及功能
3. 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之光伏监控并网
3.1 概述
通过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平台即可对用户光伏发电、用电进行集中监控、统一调度、统一运维,满足用户可靠、安全、节约、高效、有序用电的要求。对用户提供运维服务,实现能源互联,信息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根据用电设备负荷重要性分级管理,错峰有序用电。
3.2 光伏系统模式
4.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之储能监控
4.1 概述
安科瑞储能能量管理系统Acrel-2000ES,专门针对设备供应商、储能集成商、电池商所生产的工商业储能柜、储能集装箱研发的一款储能EMS。具有完善的储能监控与管理功能,涵盖了储能系统设备(PCS、BMS、电表、消防、空调等)的详细信息,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与分析、可视化监控、报警管理、统计报表等功能。在高级应用上支持能量调度,具备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需量控制、防逆流等控制功能。
Acrel-2000ES,可通过直采或者通过通讯管理机或串口服务器将储能柜或者储能集装箱内部的设备接入系统。系统结构如下:
4.2 技术参数
5.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之有序充电
5.1 概述
有序充电运营管理平台是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充电设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充电桩的监控、调度和管理、提供充电桩的利用率和充电效率,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和服务质量。用户可以通过APP或小程序提前预约充电,避免在充电站排队等待的情况,同时也能为充电站提供更准确的充电需求数据,方便后续的调度和管理。通过智能监控设备,对充电桩的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充电桩故障和异常情况对充电桩的功率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充电桩在合理的功率范围内充电,避免对电网造成过大的负荷。
5.2 充电桩产品
交流充电桩系列
符合GBT34657的最新要求设备自带故障诊断系统,同时支持远程升级,能实现平台对设备的远程复位,减少运营成本投入,产品具备过流、过压、漏电、短路、防浪涌、接地连续性检测保护,产品及核心控制板经过CE实验室认证。
直流充电桩系列
产品具备优良的充电转换效率及待机策略,充电模块的选择及设备风道的设计直接决定直流充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充电效率,良好的停机策略决定运营成本的高低。